第五十九章 不为人知的地方-《龙归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穿过大门楼,里面瞬间人群攒动,十分热闹,家家户户还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子,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红灯笼,院里也挂着红灯笼,有的家门口还在门角点着一只很粗的白色蜡烛。

    小婵的爷爷看出我们第一次来这种地方,肯定是一肚子的好奇心,于是边走边跟我们讲:“这个鬼市,形成时间应该有两百多年,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些摸金校尉,搬山卸岭,一些江湖盗墓门派的聚集地,因为这里地处隐蔽,不宜引起官府的察觉,在经历两百年的演变,才形成了现在的气候,这里面有冥器,就是挖坟掘墓盗出来的,也有偷抢骗来的,还有就是能拿上抬面的,也就是行里的正货。进这里面,不问出处,只谈价钱,而且你们看,买卖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相貌,这就是钱货两清,互不相识。出了事,你也不知道谁买的,卖谁的。所以要进门前给我们一人一个面具带,这样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样不违法吗?”胖虎有些担心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犯法?你没抓住实际的证据,他们就不算犯法,那些拿宝贝去鉴宝的,就真的是祖上传下来的吗?祖上能传陪葬品吗?所以你没抓住现行,就只能瞪眼瞎。因为你不知道从哪来的,古董这东西历经岁月,谁会说得清。”老爷子细腻的讲着。

    我想了想:“也对,你看那个蹲在地上卖青铜器的,你怎么就知道是他盗的,他说从别人那买的,你能说什么?”我给胖虎说着。

    胖虎也觉得我讲的有道理,端木志洁有些叹息的说道:“他们也就是抓住了古董不容易辨别的空子,不然肯定有办法抓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就肯定,这里面所有的物件都是来路不正的呢?没证据吗?”王老板也有些叹息的说。

    “只能说,靠咱们的眼力劲,瞅准了,但凡是那些来路不正规的,再好的货,咱也不要。”小婵的爷爷正儿八经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喽,令狐前辈,这就是我把您大老远给请过来的意思了,当今世上,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和您相提并论了,您见过的甭管是冥器,还是来路不正的,那真是太多了,一看一个准啊!”王老板夸赞的说道。

    我们一行人边走边说,此时我们走在这村里的一条主街道上,人来人往,各个带着面具,路两边都是一些摆摊的,各种朝代的瓷器,小婵说,摆摊的这些古董,只能是这里面最低等货,真正的高等货都在那些院里面,但凡那些门口点蜡烛的就表示他们屋里的货见的了光,来路光明正大,那些没点蜡烛的,里面多少有些见不得人的货。

    “他们就那么讲诚信吗?不会把来路不正的当作正规货卖吗?”胖虎疑惑的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