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现在苏铭有些后悔当初没听方士诚的话了,该在协会里面多看看的。 现在对协会的唯一印象只有下午那一点时间,苏铭只能不断回忆当时的情况。 “没事儿,你放胆说。”李友采说道。 见苏铭半天不说话,还以为是苏铭不好开口。 苏铭想了想,还是硬着头皮说道:“协会里面老龄化严重?” 李友采刚喝一口茶,差点直接吐了出来。 苏铭简直就是说了一个废话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废话。 不过李友采也没生气,擦了擦嘴道:“嗯,你继续。” 继续? 苏铭脑子疯狂运转,之前都还看到过一些什么情况。 难道是? “李老,我觉得协会内部并不团结,小群体太多。” 这就像一个公司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,做不到万众一心。 并没有各司其职,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容易生出异心。 各种效率都会变得极低,而且十分难以约束。 毕竟李友采可不会给他们发工资。 李友采这才点头,苏铭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所在。 “说得不错,当初我爷爷那一辈和几个朋友组建起来的这个协会,那时候只有六个人,但都是不同行业的人。” “因为兴趣才走到了一起,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之间也能达到一种共同合作的地步,有的搞艺术,有的搞投资,有的提供影视资源创作。” “慢慢的他们都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人物,后来认识的人多了,慢慢的就有更多人进来了,朋友引荐朋友,然后朋友的朋友引荐朋友的朋友,那时候协会圈子就已经乱了。” “到了我爸爸那个时候已经不成样子了,里面也多了很多心思不正的人,那时候的协会反而很像一个见不得光的底下组织。因为其中很多人之间都有商业联系,一旦其中一个蛀虫被逮到了所有有联系的人都会被严查,那时候的协会最为黑暗,但是很多人的根在这里又不能随意离开。” “后来该抓的都抓了,该查的也查了,我爸干脆直接把协会注册了,这时候的协会才是真正受法律保护的群体,但是协会里面依旧有很多蛀虫,由于这个协会关乎太多东西,甚至是国家文化输出的典范,相关部门很多时候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 李友采用了最简单易懂的话给苏铭解释了协会的发展与挫折。 苏铭倒是听得津津有味。 不过苏铭已经能想到李友采背负着多大的压力了。 一旦协会再次出了问题,那么整个协会就可能直接垮掉了。 第(3/3)页